最近出彩速配,我一个在海外工作的朋友跟我吐槽,说他想换个手机,在当地看来看去,发现性价比高的还是小米。他还感慨,没想到在国外,小米这么受欢迎。
这让我不禁想起小米这些年在海外市场的起起落落,真可谓是一部充满故事的商业传奇。
从国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,到海外市场开疆拓土,小米凭借高性价比产品,在全球收获了大批粉丝。可这一路走来,绝非一帆风顺,其中在印度市场的遭遇,更是让小米刻骨铭心。
今天,咱们就来聊聊小米出海那些事儿,看看它的成功与挫折,以及未来的增长机会到底在哪。
印度市场:从辉煌到泥沼
小米进入印度市场的时间很早,那还是2014年。当时印度的智能手机市场,就像是一片刚刚开垦的肥沃土地,充满了无限潜力。三星、Micromax等品牌在那片土地上已经有了一定根基,但小米的到来,就像一阵旋风,迅速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。
展开剩余83%小米靠着“极致性价比”这个大杀器,迅速在印度市场圈粉无数。
大家想想,同样配置的手机,小米的价格比其他品牌低不少,对于印度那些对价格敏感,又渴望拥有一部功能强大智能手机的消费者来说,简直没有抵抗力。很快,小米手机在印度的销量就开始蹭蹭往上涨,市场份额也一路飙升。在2018 - 2021年这段时间,小米稳坐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头把交椅,市占率一度超过28%,那可是相当辉煌。
可谁能想到,好日子没过多久,问题就接踵而至。从2022年开始,印度政府接二连三对小米发起调查,理由包括所谓的“违反外汇管理法”“逃税”等。
这些调查给小米带来了巨大冲击,不仅大量资金被冻结,业务开展也处处受限。曾经在印度市场风光无限的小米,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。
2025年第一季度,小米印度业务收入大幅下滑,批发收入同比下降45%,自2016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跌出印度前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之列。曾经的王者,如今却在苦苦挣扎,让人唏嘘不已。
这背后的原因,除了印度政府政策层面的打压,小米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。长期以来,小米在印度走的是低价路线,这虽然帮助它快速打开了市场,获得了大量用户,但也给品牌贴上了“廉价”的标签。
如今印度消费者逐渐分化,中产阶层消费升级,对价格敏感度降低,更注重系统流畅度、用户体验、品牌价值和售后服务等。小米之前的低价策略,反而成了它向高端转型的绊脚石出彩速配,很多消费者认为小米的高端产品与品牌形象不符,不买账。
全球市场开拓:几家欢喜、几家愁
在印度市场受挫,并不代表小米在海外就“全军覆没”了。实际上,在全球其他一些市场,小米的表现可圈可点。
在东南亚市场,小米就像是找到了第二春。
以越南为例,根据Counterpoint最新报告,2025年第一季度,越南市场智能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下降5%,但小米却逆势增长9%,凭借Redmi Note 14的热销和渠道合作,市场份额从上个季度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二位,达到23%。
在整个东南亚,2025年第一季度,在整体市场下降的情况下,小米是东南亚市场TOP5品牌中唯一同比增长的品牌,出货量达400万部,同比增长4%,以17%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,创下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佳排名。
小米在东南亚成功的秘诀,一方面是产品策略精准。在4G换机潮背景下,小米推出的Redmi Note 14系列,配备大容量电池,能满足当地用户长时间使用手机的习惯,拍照和屏幕显示等配置也能满足日常需求,价格还很亲民,正好切中了当地消费者对性价比的需求。
另一方面,渠道拓展也做得好。年初小米与越南本土零售巨头Mobile World Group达成合作,该公司在越南拥有超过2000家门店,覆盖全国63个省市,让小米手机能更方便地触达消费者。
在非洲市场,小米也收获了不错的成绩。
据Canalys数据,2025年第一季度,小米在非洲的市场份额涨到13%,出货量同比增长32%。非洲网络差、供电不稳定,小米针对这些痛点,推出长续航、大音量、强光下也能拍照的手机,深受当地用户欢迎。
不过,在欧洲市场,小米就没那么顺利了。
受俄乌战争影响,小米在欧洲市场发展面临严峻挑战。在芬兰,Telia、DNA和Elisa三家主要运营商因小米在俄乌冲突后仍在俄罗斯销售产品,相继调整合作策略。其中,Telia停止合作不再销售新设备,DNA计划售完库存后不再补货,Elisa也缩小了销售的小米设备范围。尽管部分芬兰运营商未跟进,但此次事件已对小米当地业务造成冲击,202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仅与2023年持平。
要增长、未来增量在哪?
从小米出海的历程来看,有成功的经验,也有失败的教训。那么,未来小米的增长机会在哪里呢?
首先,在现有市场进一步深耕细作是关键。
就拿东南亚和非洲市场来说,虽然目前小米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这两个市场的潜力还远远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。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,消费者对智能手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的需求会不断增加,小米可以继续优化产品,推出更多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。
比如在非洲,进一步加强手机在信号接收、电池续航等方面的优势;在东南亚,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、消费习惯差异,对产品进行本地化定制。
其次,拓展新的市场也不容忽视。
比如中东地区,那里的消费者对科技产品的需求旺盛,而且消费能力较强。小米可以加大在中东市场的投入,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,将自己的智能手机、IoT产品等推向这片市场。
还有拉美地区,之前小米在巴西有过挫折,但如今巴西经济回暖,消费能力恢复,小米可以总结之前的经验教训,重新布局拉美市场,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全球版图。
再者,小米一直强调的“人车家”全链路生态,未来也有望成为海外市场的新增长点。小米汽车已经箭在弦上,计划在2030年前进军欧洲市场,长远目标直指全球前五大汽车品牌。
以小米目前在科技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,如果能成功将汽车推向海外市场,并且与手机、IoT产品形成生态联动,那么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将大大提升。
想象一下,在海外的用户,通过小米手机可以控制家里的小米智能家电,还能在出行时用手机与小米汽车实现无缝连接,这种便捷的智能生活体验,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。
小米的出海之路,充满了挑战与机遇。虽然在印度市场遭遇了重创,但在其他市场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。
未来,只要小米能找准方向,不断创新,优化产品和服务,就有可能在全球市场迎来新的增长高峰。我们作为旁观者出彩速配,也期待着小米能在国际舞台上创造更多的辉煌,让中国品牌在全球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华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